杨斯德:隐蔽战线上的“策反将军”

  来源:中国保密在线    发布时间:2022-03-24 

   杨斯德,1921年11月17日,杨斯德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杨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战争年代,杨斯德将军长期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他深入敌占区,卧薪尝胆,瓦解敌军,多次策反成功,立下赫赫战功。根据杨思德将军事迹改编的电影《佩剑将军》于1982年上映,《佩剑将军》讲述的是发生在1948年秋,淮海战役的前夕,蒋介石为了笼络各地驻军将领,巩固防地,特令总参谋长顾祝同和前线视察员戚汝田向第三绥靖区副司令贺坚、严军授中正剑。为了跟贺坚接头,我党地下人员化妆成贺坚的表弟谷一平深入险境.....影片的最后,脱离险境的贺坚、严军率军成功的起义,为淮海战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影片是根据历史真实故事改编的,1948年11月8日,张克侠与何基沣一起,率五十九军两个师、七十七军一个半师共二万三千余官兵,在贾汪、台儿庄防地举行起义。这次起义,使淮海地区东线的国民党军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使我华东野战军主力乘虚而入,直捣徐州,切断黄伯韬部的退路,进而将国民党军第7兵团歼灭,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而促成这一次起义的正是在电影中的贺坚的表弟谷一平,真实生活原型就是被誉为“策反将军”的杨斯德。电影《佩剑将军》,艺术地再现了这段策反起义的过程,而杨思德在这一时期所作的工作远要比电影更加惊心动魄:
1   948年8月的一天,杨斯德奉命赶到华东军区政治部,舒同主任向他布置了任务,要他以陈毅司令员代表的身份,到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向我党地下党员张克侠、何基沣两将军传达陈司令员的指示,进一步了解该部情况和摸清高级将领的态度,争取三绥区一部或大部举行起义。
    10月22日,杨斯德在鲁中南军区前线办事处政工科副科长孙秉超陪同下秘密进入贾汪,先后见到了何、张两将军,分别向他们转达了陈司令员的问候和指示,并同他们研究了起义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密和活动方便,杨斯德化名陈惠国,以南京派来的“高参”身份出现在何基沣的贾汪前线指挥所。杨斯德在贾汪期间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发挥隐蔽在敌人内部的党员作用;摸清了主要军官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工作,阐明形势,宣传共产党起义部队的政策;帮助安置迁往江南的该部军官家属,以解除官佐们的后顾之忧。杨斯德经过在贾汪一个多星期的调查和工作,认为争取这支部队的一部或大部起义是可以实现的。

   10月底,杨斯德返回曲阜,向粟裕代司令员、陈士榘参谋长汇报了情况,粟、陈首长听取汇报后指示:淮海战役将于11月3日发起,届时何基沣、张克侠所部按计划在战役发起时起义,让开运河防线,控制所有桥梁,确保我军顺利过河。同时决定:起义部队联络口令为“杨斯德部队”,夜间翻穿棉衣,手电光明灭三次。接着,杨斯德和孙秉超再度进入贾汪作具体部署,其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终于使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三个半师2.3万余人,在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率领下,于1948年11月8日毅然高举义旗,让开了东起台儿庄,西至韩庄的百里防地,敞开了徐州的东北大门,使我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七、十、十三纵队顺利穿过该部防地,直插徐州东侧,切断了陇海铁路,拦挡住了黄伯韬兵团西逃之路,为解放军围歼黄兵团,中间完成突破,赢得了宝贵时间,对实现我军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意图起到了重大作用。